接班11年,败光百亿身家。
文 | 华商韬略 华商君
6月20日,海鑫集团843笔应收金钱拍卖,在阿里司法拍卖渠道落寞完毕。在1351人的围观之下,这笔高达22.35亿元的财物包,打出了6600万的“骨折”。
但,仍然无人问津。
这背面,便是曾以125亿身家承受海鑫集团的80后“富二代”,从前身家高达125亿,又仅用11年时间(2003-2014),就把父亲留下的山西规划最大的民营企业海鑫钢铁败光的接班人——李兆会。
从从前“风景无限好”到现在的“墙倒众人推”,到底是接班人败家太狠,仍是注定逃脱不了的命运?
【少帅接班】
2003年1月22日,阴历腊月二十,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产生了一同震惊全国的枪案—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、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,在办公室被人开枪射杀,凶手随后饮弹自尽。
其时,海鑫钢铁是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以及规划最大的民营企业,财物总值达40亿元。
对闻喜县而言,海鑫钢铁的位置更重要,它在当地雇佣了超越9000人,贡献了县政府的首要财税。当地县委书记曾比方,“咱们县里三顿饭,有两顿饭是海鑫供的,并且是正午和下午。”
这样一家企业忽然失掉掌门人,方方面面都要求它赶快推出新掌门人。
枪案产生时李海仓48岁,春秋正盛,因为走的忽然,没有留下遗言。所以,新掌门人只能由相关人员推选。
人们榜首个想到的人选是李海仓的五弟李天虎。李天虎其时担任海鑫钢铁总经理,他性情最像李海仓,也是李海仓兄弟中最受重用的,且在总经理位子上干了8年,颇能服众。
另一个人选,便是李海仓的创业伙伴辛存海。辛存海其时是海鑫钢铁的副董事长,他很早就跟从李海仓当秘书,后转任行政高管,渐渐做到集团副董事长。
李氏宗族的大部分人、海鑫钢铁职工以及当地政府,都希望李天虎接班。
但这一抉择一向不能通过,因为李海仓的父亲李春元对立。
李海仓和李天虎是亲兄弟,他们家一门六兄弟,李海仓排行老三,李天虎排行老五。李海仓遇刺后,海鑫钢铁内部成立了一个暂时总务组织——监事会,由李春元任监事会主席,李海仓的妻子任副主席,其他宗族成员列席。在一次监事会全体会议上,李春元正式表态:“企业是老三(李海仓)的,请律师来组织承继。”
这话一出,李天虎和辛存海都知道自己没戏了,因为“企业是老三(李海仓)的”。
李海仓尽管没有留下接班的遗言,但股权结构毫无争议。尽管海鑫钢铁有7个股东、10个创业元老,但李海仓一人独占超越90%的股权。
依据《承继法》,这90%多的股权由李海仓的榜首顺位承继人,即爱人、子女、爸爸妈妈均匀承继。李海仓爸爸妈妈、妻子都健在,还有一双儿女李兆会和李兆霞,共五名承继人,每人各得1/5。
这种局势下,李春元好像只能挑选抛弃儿子李天虎而挑选孙子李兆会,因为他加上他老伴的股权只要36%,而他儿媳一家就有54%,假如他支撑儿子李天虎,则必定寒了李海仓妻子的心,传出去更欠好听,显得他们老李家欺压人家“孤儿寡母”。
所以,在终究一次监事会上,李春元一锤定音:“我和海仓的母亲都年事已高,海仓的妻子又没有这个才能,所以只要海仓的儿子(李兆会)来承继。”
就这样,出生于1981年,没有任何作业经历,大学也还没结业的“富二代”李兆会,被命运推上了一家职工近万人、财物40亿的山西最大民营企业领导岗位。
【成功二代】
当爷爷开端要求他接班时,李兆会是不干的,因为他觉得自己承担不起。
李海仓遇刺时,李兆会22岁,正在澳大利亚留学,读营销和企业办理。
之所以能留学,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优异,而是父亲的组织。
现实上,他从小到大就一向被父亲这样“组织”着。他不是很聪明,学习成果一向都不怎么好,并且常常逃学,在地里一玩便是一天。父亲批判他时,他就回嘴说,“你都没有关怀过我,没有去校园看过我,凭什么管我!”中考时,他的成果不太好,父亲只好组织他出国留学。
这好像不是一个适宜的接班人。
但接班的程序现已发动,李兆会不能对母亲和爷爷的要求无所回应。听说,他回家后呆呆地守在父亲灵前,考虑自己和家人的未来。当爷爷宣告由他承继家业时,他说:“我要照料我的家,我的母亲和妹妹。公司是我父亲的,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。企业现在的条件比我爸创业时好了不止一千倍,我再做欠好,便是我无能。”
接班初期,李兆会就像换了一个人,一改往日贪玩的习气,全身心投入作业之中。
据一位海鑫钢铁的董事回想,李兆会就任后玩命地学习钢铁职业常识,并且很快弄懂了企业界部的运营,并很有悟性地了解了“董事长”的人物:30%的时间是从决议计划者视点出发来考虑问题,剩余70%的时间是在敷衍朋友和处理一些琐碎事。公司小的时分以董事长为中心,而公司大了就要靠团队的力气,这时董事长的使命便是与团队在同一个圆周上。
李兆会就任榜首年正值“非典”疫情盛行,煤价高涨,用电受到约束,运送也十分严峻。为了处理这些问题,他好几个月都处于连轴转的状况,常常出差,没完没了地布置作业。那段时间,他带领中心团队熬夜作业,常常到清晨三四点钟,第二天又照旧作业。
此外,他还对公司部分进行了部分调整,成立了人力资源部,开端大力吸收宗族外的人才。
就任没多久,他就定下了未来作业方针:“精诚团结,稳定人心,内强办理,外固网络。”因为作业勤奋,方法,再加上适逢钢铁价格上涨,海鑫钢铁在李兆会掌舵的头两年开展得不错。
2003年,海鑫钢铁的财物总值到达50多亿元,上缴利税超越10亿元,是历史上开展最快最好的一年。
2004年,海鑫钢铁的财物总值更是到达70多亿元,上缴利税12亿元,成为当年我国民企中的“榜首交税大户”。当年8月,海鑫钢铁还在行将兴修的跨海大桥——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原材料招投标中一举中标。
凭仗这番亮丽的成绩,李兆会让公司表里的质疑者哑口无言,乃至把自己和家人吓了一大跳。就任仅一年就稳住了局势,李兆会赢得各方夸奖。之后,一代“少主”开端打造归于自己的王朝。
【新的王朝】
接班初期,为避免李兆会因没有经验而导致决议计划空白或紊乱,海鑫钢铁内部成立了一个“总调度室”,施行团体决议计划和团体领导,成员包含总经理李天虎和副董事长辛存海。
换句话说,此刻“辅政大臣”仍是把握实权的。
但这种局势很快被打破了。
2003年6月,李兆会同意了“五叔”李天虎辞去总经理的请求,随后又设法将其股份铲除。其间的详细底细难以考证,但有两点是清楚的:一是李天虎再也没有回来海鑫钢铁;二是李天虎得到了原海鑫集团旗下的海鑫水泥厂,并终究获得了一切股权。
李天虎走了,“海鑫钢铁离不开李天虎”的预言也幻灭了。接下来,他要铲除另一个外姓要挟了。
2004年新年刚过,李兆会就免除了辛存海“副董事长”的职务,将其改任为海鑫集团驻太原办事处负责人。辛存海对李兆会的主意心知肚明,他连他“五叔”都容不下,能容下一个外姓人?所以,辛存海很识时务地脱离闻喜县(海鑫总部)而赶赴太原,不久就自谋出息了。
李天虎和辛存海被双双铲除后,其他创业元老更不敢表明贰言了,而宗族成员也没有谁敢再应战李兆会了。
可是,李兆会要运营的是一家具有9000多名职工的超大型企业,光靠自己肯定是不行的。所以他找来两个辅佐,一个是他的六叔李文杰,一个是他的妹妹李兆霞。
李文杰是李兆会最小的一个叔叔,大学结业后被分配到县法院作业,后来为了习惯宗族工作而辞去职务到武汉科技大学进修冶金专业,然后又去澳大利亚进修国际贸易。与五叔李天虎比较,六叔李文杰要文静得多,在理念上也更挨近李兆会。李兆会录用李文杰为集团总裁,以顶替李天虎和辛存海的部分职务,而他自己兼任集团总经理,在行政上与李文杰一起指挥若定。
除六叔外,李兆会还请妹妹李兆霞给自己打下手。李兆霞出生于1984年,比李兆会小三岁,结业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。李兆霞结业后,李兆会录用她为董事长助理,既是秘书也是。
通过这样一番组织,李兆会完彻底全掌控了海鑫钢铁,再也没有人能跟“孤儿寡母”们抢遗产了,海鑫钢铁正式进入“李兆会年代”。
【炒股大赚】
李兆会专注搞钢铁大约保持了三年后,便脱离闻喜县去大都会炒股了。
一份载有李兆会简历的招股说明书显现,他在2006年9月辞去了海鑫钢铁、海鑫实业两家首要海鑫系公司的总经理职务,仅保存董事长之职,将公司彻底交由李文杰和李兆霞打理。
李兆会之所以这样挑选,是因为其时全民炒股。2006年到2007年,我国股市迸发一轮超级牛市,上证指数从1074点最高上扬至6124点,全国人民堕入炒股的疯狂状况。其时,年仅25岁的李兆会,又能调集数以亿计的现金,在这股发财狂潮不动心,好像是办不到的。
更何况,李兆会之前现已尝到了其间的甜头。
2004年,李兆会以6.1亿元的价格,从中色股份手中拿到了民生银行3.1%的股份。依据某财经媒体测算,李兆会在这笔买卖中浮盈26亿。
这种赚快钱的引诱是丧命的。
此外,还有一个要素推进着李兆会去炒股赚快钱,那便是海鑫钢铁在主业上遭受了费事。
2005年下半年,钢材价格不断跳水,全职业的日子开端欠好过。与此一起,国家又召唤钢铁职业筛选落后产能,海鑫钢铁不得不关停了一批落后的炼钢厂和炼铁厂。随后几年,铁矿石又不断上涨,揉捏职业赢利。2006年到2007年,海鑫钢铁还一度因无法归还部分债款而部分停产、罢工。
总归,各方压力都推着李兆会去寻觅新的盈余增长点,炒股无疑是最短平快的方法。
民生银行之后,李兆会又于2007年5月从山西柳林兴无煤矿手中,以2.353亿元收买光大银行8257.4万股股份;9月斥资1.03亿,入股兴业证券;同月,斥资2.15亿购得山西证券3.84%的股份;2008年1月,在民生人寿增资扩股时增持股票到达33921万股,占总股本的12.56%,成为其第四大股东;2009年1月,以12.01亿元购得银华基金21%的股权……
有媒体详细梳理了李兆会的每一笔买卖,终究算出:李兆会炒股总投入40.589亿元,到2014年二季度,其股票及套现总值为83.035亿,出资浮盈高达42.446亿元。
在2007年10月16日A股走入大跌之前,李兆会已底子中止买入并许多卖出,到2009年之后则底子从股市脱身。
【破产风云】
与在本钱市场上的风景无限构成鲜明对比的是,李兆会在实业范畴堕入巨大的费事之中。
此刻,我国钢铁职业盛极而衰,因为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和2008金融危机的两层夹攻,堕入全职业亏本状况。全职业的均匀财物负债率,也从48.27%上升到2014年年底的65.94%。
本钱市场盼望不上了,要想保持家业,就有必要回归实业。
但此刻,海鑫钢铁现已差得不能再差了,公司上上下下精力萎顿。六叔李文杰乃至在2010年向李兆会递送了辞呈。
六叔脱离后,李兆会将妹妹李兆霞升任为“集团总经理”。
李兆霞就任后进行了一次大调整,在2010年年底裁人1000多人,一起将职工薪酬均匀上调了20%以上。
在钢铁职业转亏无望的状况下,李兆会开端探究事务多元化。
2009年,他斥资上亿,在北京投建我国榜首家儿童体会城——国际儿童体会中心,2012年又在青岛建造了第二家。之后,该项目在全国开了7家,进驻城市包含上海、天津、成都等。海鑫集团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儿童工作部,主管儿童体会城项目,且探究与之相关的动漫、玩具以及儿童医药、服装、教育等范畴。此外,海鑫集团还与淡水河谷协作,出资20亿元在曹妃甸建造500万吨球团项目。
项目多了,盈余却没有改进,海鑫钢铁的亏本和负债还在进一步恶化。
2014年3月18日,海鑫钢铁全面停产,公司拖欠职工薪酬达几个月,欠缴当地政府的税金更是过亿。
听到音讯,当地工商银行行长亲身上门要账,逼得李兆霞不得不请闻喜县的上级——运城市政府领导出头和谐。
政府尽管压住了银行,但却制作了更大的惊惧,海鑫钢铁的债务人纷繁上门,包含33家金融组织和规划巨大的建筑队、工程公司。仅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到要求海鑫钢铁付款的请求人,就多达4000多户。
海鑫钢铁内部也乱了套,当年5月8日,几百名职工发起了榜首次团体讨薪,人们集合在集团总部大楼,把厂区、路途都封死了,车辆无法通行,终究惊动了差人,但差人来了之后也仅仅在那录像。
讨薪无果的职工表明,“薪酬拖欠得实在太严峻,留在海鑫等复产,就等于一家老小等着挨饿。”据他们讲,有超越一半的职工(4000多人)挑选自动离任,想要留下的也简直待不下去了。海鑫官方5月发布了一份“放假”告诉,粗心是“主干”能够留守,其余人只开40%的薪酬,关于一线工人来讲也便是1000元左右。
面临大变故,李兆会挑选了躲避,既不出面也不回应。据挨近他的人泄漏,他关于改变困局毫无对策,仅仅不断地说:“不想走(破产)清算。”
海鑫钢铁出过后,河北的德龙钢铁和敬业集团曾企图接盘。但在调查完海鑫钢铁的状况后,抛弃了收买想法,并对媒体表明:海鑫钢铁的债款杂乱而可怕,收买能够,但海鑫钢铁有必要破产(清算)。
可是,海鑫钢铁的债务人不承受破产清算的做法,他们联名向当地政府递送请愿书,表明发动破产清算不行承受,因为那将以“合法方式”消除他们的“合法债务”。
但2014年11月16日,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,正式裁决受理海鑫钢铁集团4家债务人对海鑫集团的重整请求。
破产程序,仍是发动了。终究,由建龙集团对海鑫集团施行并购重组。
【逝世陈述】
自从海鑫钢铁破产的新闻见诸报端,媒体就开端为其开具逝世陈述,且大都将问题归咎于李兆会是品德有亏的“花花公子”,详细指控大体有五条:
一、驱赶重臣(指赶开李天虎和辛存海);
二、炒股巨亏(这一点纯属单个媒体幻想,与现实正好相反);
三、日子豪奢,指他具有一架私家飞机,别的于2010年1月25日花1000万元迎娶了华谊女演员车晓(在2009年电影《十分勿扰》中与葛大爷演对手戏,扮演“性冷淡”人物),但这1000万(500万婚礼+500万红包)对海鑫的破产没什么影响;
四、离婚费太高,指他在与车晓2012年离婚时给了对方3亿元分手费,而车晓否定了此事;
▲车晓母女否定离婚向富豪前夫李兆会要3亿补偿
五、游手好闲,指他在2006年到2008年全职炒股。
这五项指控,仅榜首项和第五项沾边,但都不在点子上。
关于海鑫钢铁破产的原因,李兆会的老友史玉柱的答复是:“银行抽贷40亿,导致其流动性出问题;15%借款利息,导致其担负较重。”
可是,这种责备银行的说法好像也不太有道理,银行没有理由无原则地支撑海鑫钢铁,尤其是当钢铁职业继续走弱,一起海鑫钢铁内部又产生了令人不安的状况。
海鑫钢铁的底子问题在于两点:一是它失掉了盈余才能,二是它失掉了企业家精力。而正是这两点让许多债务人感到极度不安。
李兆会接班后开端两年的盈余,可视作他父亲李海仓的余荫,他比较好地承继了父亲的人脉,在运营上没有违背主航道。可是,他也从来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盈余项目,故在职业堕入衰退后就束手无策。
至于他在炒股上挣钱,一方面是享受了局势盈余,另一方面是享用了父辈的联络。
而他自己出资的儿童体会城项目,至今也没有显着的成功报导,主业就更是乌烟瘴气,并且是导致海鑫钢铁走向破产的最首要原因。
2007年,李兆会命令筛选60万吨落后产能,一起上马新建产能达230万吨的新产业园,该项工程总出资约60亿元。可是,当他把10多亿元投入新建板材厂后,却遭受价格跌落,所以又终究抛弃了该项目。
除了物质层面的危机外,海鑫钢铁在精力层面的危机更重,乃至不行救药。
最初推选接班人时,本来是要推选一位企业家,而李氏宗族却抛弃了对人的要求,改用本钱说话。李兆会接班,便是这种心态的产品。
上位之后,李兆会逐步显现出他不能担任“董事长”之职的种种预兆。
海鑫钢铁是一家财物规划40亿元、人员规划近万人的当地大型民营企业,要想搞好这样一家企业,要搞定方方面面:政府层面要热络晓畅;公司主干要拉拢得住,让咱们觉得适意、有奔头;底层职工要接近,让整个团队鱼水一家、有凝聚力。
而李兆会的做法,与一切这些各走各路。
他就任后,海鑫与当地政府的联络开端疏远,乃至只剩余公事公办。闻喜县一位官员曾诉苦说,“咱们县长从前想访问李兆会,终究都没有成行。李兆会自从接手海鑫以来,每年出面的次数寥寥无几。”
在对待企业高管方面,他赶开五叔李天虎情有可原,究竟要挟太大;但调走辛存海彻底没有必要,乃至很愚笨。辛存海是外姓人,在李海仓在世时就没有被重用,位高权小,对李兆会没有本质要挟。但赶开辛存海就等于向世人昭告:李兆会容不下任何人。
接下来,李兆会又把六叔李文杰请来当辅佐,这个人并不是钢铁业的行家里手,在企业运营和事务开辟上并无所长。仅有或许选他的最重要理由便是——没有才能,也没有要挟。
重用弱者也就算了,李兆会在业界一没有大佬朋友帮衬,二没有在职业社团担任公职,乃至很少与外界联络。据海鑫职工泄漏,李兆会治下的海鑫大厦重门深锁,三层门卫,每层楼都装着许多摄像头,身边警卫时间跟从。
在外人看来,这不像是一个对未来抱有希望的年轻人,更像一个时间防范他人谋财害命的老头子。
李兆会在接掌海鑫钢铁也表明,“公司是我父亲的,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。”换句话说,他仅有的寻求便是不落下一个“败家子”的名声,为此他就有必要做到两点:一、不能让他人抢走父亲留给他的遗产;二、不能让这份遗产在数额上下降。
他赶开李天虎和辛存海是为了处理榜首个问题,全职去炒股是为了处理第二个问题。
这样的心态,使得他不行能像人们等待的那样海纳百川,因为能人都构成要挟;他也不行能像人们希望的那样据守实业,因为据守实业的人有必要对自己、对职业有决心,而他在职业出了大危机后,榜首反应是赶忙找一个能补偿盈余下降的方法,而炒股最契合他的这种心思。
后来,股市没得了,他就被逼回归实业。他发现好像没有什么好方法能阻挠公司继续向坏,所以他悄然进行一项保全宗族财物的举动。
2010年年底,他将质料收购与制品销售事务,从海鑫集团旗下的海鑫实业剥离,转给了一家叫“海博鑫惠”的贸易公司。
这家公司,听说便是他的另一个马甲。之所以启用这个马甲,是因为它与海鑫集团没有任何股权联络,后来也与他自己没有了任何联络,成为他妹妹李兆霞的一份私产。
一份材料显现,海博鑫惠到2012年年底时总财物现已达了94.93亿元。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,向法院提请发动海鑫钢铁破产重整的4个债务人中,居然包含海博鑫惠。换句话说,李兆会组织亲妹妹申述自己,以保(tao)全(kong)海鑫钢铁的财物。
2019年8月,李兆会乃至被北京、上海、山西等地法院列入失期被执行人,被约束出境。
所以,以6600万的破盘价拍卖财物包都无人问津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尽管财物包声称价值22亿,但里边简直满是各种烂账:不光账款“历史悠久”,有的乃至距今20多年;并且许多执行人下落不明,乃至欠款单位,也早就被撤消、刊出。
法院判决书则显现,李兆会名下现已没有了可供执行产业,无法实行职责及偿款责任。因为欠债太多,李兆会自己也不再揭露出面,不知所踪。
逐个END逐个
图片均来自网络
欢迎重视【华商韬略】,识风云人物,读韬略传奇。
版权一切,制止私自转载!